抱歉,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了解详情 >

(暂时不全,待整理补足)

修身篇

【自矜】

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才能【自矜】。
我经常说【自矜】,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自夸,而是一种自尊自爱自重,是一种易经中的【贞】,是天生丽质难自弃、是出淤泥而不染、是我所说的“人擅长于关阀门”中的“洁癖”,是喜欢自己信任自己保护自己,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对堕落的不甘。
每一个人都应有对我是【我】的【自矜】,对我是【人】的【自矜】。

【人】

可能每一刻的自己(及被影响得更美好的人,(自己留下来的思想和物质))就是人生的意义,正如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就是文明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是天地的意义。
所以不要忧虑:做什么才能让人生有意义,做什么才能奉献社会、文明,做什么才能报答天地。
做好每一刻的自己
做好自己
做一个人

【意义】

什么时候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呢?
当发现没做什么有用的事、做的事没什么用的时候。
开心(好看的小说、好听的歌、好看的东西、灵感来了、得到认同与赞赏)的时候,是不会想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的(可能那些瞬间就是人生的意义);
但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无意义呢?因为人是善忘的,过去的意义在现在看来就没什么意义,现在的自己——如果不是在经历和当时同样的事情——是不会和当时的自己感同身受的,只有一些过去做的对现在有很大作用的事才会让现在的自己觉得有意义。
所以在做一些作用不太持续、或是不太明显、但确实有意义的事(生活中大部分事都是(包括想法))的时候,最好记录下来,对现在和未来来说,很多事情(包括想法)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但有时候想把脑袋里有用的思维记录下来,却捉摸不到,就像神经网络,只能根据输入得出有灵感的输出,然后推理灵魂的结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很准确地记录,如自己此时认为很有意义的灵魂结构,只能遇到事情或说法之后,再输出想法。这种琐碎的想法,在未来看来,又多半不能完全理解。但好在灵魂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推理出来的灵魂,会不断逼近理想中的自己。

方法

焦虑的正确解决方式待定

《易经》之卦(个人理解)

【小过】——(及时终止过度的行为)

[震上艮下]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初六:飞鸟以凶。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山上有雷,山为原则、为心、为我、为灵魂结构,雷为警示、为觉醒、为评判标准、为惩罚手段。
保持行为只小小的过分,坚持自矜,自然亨达。各事都有它自己的度,对待每一个行为,其过分程度不同,严重后果不同。飞鸟恰如心猿意马,飞鸟之音,不宜(不是不应,可以,但不能总是,而且尽量不)放纵,而宜克制,此乃大吉。
心中不好的念头出现就要警觉,要以凶视之,不能无所谓,不能太放纵;很多时候,一旦开始,停下来就很不容易了,(但也不要太勉强自己,要保持警觉,想好这件事这个行为的度)。行为不太过分就没有咎害,做了就不要太乱想、太自责。没有过分就或过分防御或放纵或讨伐,这样是不好的,(警觉但不激进、不自责)。没有过分就让它,没有害处;快要过分了就一定要及时终止,不要无动于衷、南辕北辙、明知故犯,要一直坚持自矜(坚持这点?感觉这点是全文的概括?)。行为过分了,风雨欲来,就要尽快终止行为,猎杀不好的念头。行为太过分了,没有及时制止,一时已经收不回来,这是极为凶险的,会招致灾祸。
举个例子:(有类似经验的人肯定深有体会)
晚上睡觉前躺着,想要看小说,心中就要警觉,明确看小说的度,不要像过往一样停不下来。这种念头还好,遇到不算好的念头,就要宜克制,不宜放纵,比如“我就熬一会儿夜”。
如果明确了度,确定了能看一会儿小说,就好好地看,不要又反复想着“我这样做不乖”。但是也不要放纵,要保持警觉。
当发现再看下去就超过睡觉的时间了,可能会导致熬夜,甚至更加过分的情况,就要赶紧终止,不要再想着”再看一会儿,没关系的,明天休息嘛(明天休息这种情况要提前在度中考虑)。”要一直坚持及时终止,不然一次放纵,就可能次次放纵,直至更加过分。
当发现已经很过分了,快造成危害,快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就要坚定信念,及时终止行为,猎杀念头。
当造成循环:“我好困,我是不是不乖了,不开心”,“不开心就看小说,看小说就开心了”,看小说熬夜就更加困,如此恶性循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睡了,(有时候我会弄到五点多才能睡),于是学习工作状态不好,身体也受影响,也对自己的结构造成损伤,人也会变得更加不喜欢、不信任自己。
总之,念头出现就要保持警觉,明确度;然后玩的时候好好玩,不过度就不要乱想;然后快过度了就要及时终止;过度了就要坚定地斗争、猎杀、终止;不然就会收不住了。
链接1

与人篇

文明篇

摘抄

待整理


修曦所著,转载注明
如果能帮到人就更好啦

评论